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弘法開示> 新加坡佛光山佛學論壇 現代人必修情緒管理藝術

弘法開示

字級

新加坡佛光山佛學論壇 現代人必修情緒管理藝術

【人間社 李麗英 新加坡報導】 2025-08-05
新加坡佛光山於8月3日舉辦佛學論壇,主題為「人間佛教的情緒管理藝術」,由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秘書長黃耀興主持,禮請佛光山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、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會長蘇政文及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林素珊與談,逾190位信眾聆聽。

黃耀興以「人的情緒會因一句話而天翻地覆,所以管理情緒是一種藝術」作為引言,開啟論壇。

蘇政文指出,現代人受AI與社交媒體影響甚深,因外在環境互動引發身心反應,情緒容易波動,猶如佛教六根對六塵的感受。回音室效應可能助長負面情緒與貪瞋痴,導致激進與迷失。他建議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「治心十法」,透過自覺、不攀緣、專注、慈悲知足和四依止,安定內心。

林素珊從中醫觀點指出,情緒與健康密切相關。情緒不穩定不僅危害身心,還可能引發家庭、職場與社區問題。《黃帝內經》云,七情失調會引發疾病如癌症。為預防疾病,應保持樂觀正向的心態。人間佛教認為情緒波動源於無明、不滿與疑心,尤其在心智未成熟時更易波動。對治之道在於培養智慧,並以抄經、運動、飲食調養與轉念來穩定情緒。

妙宥法師則以《雜阿含經》說明情緒起於五蘊的受,由外境接觸引發連鎖反應,影響行為與認知,並留存在記憶中。情緒管理須在接觸當下即時修心,斷除無明與分別心。他強調,唯有超越顛倒妄想,才能走上覺悟之路。

情緒管理最佳之道是預防在前,安心關鍵在於認知五蘊皆空、煩惱由心起。妙宥法師引用星雲大師「觀自在」之語,強調自覺當下才能不受外境干擾。若能洞察一切因緣和合、無常變化,便可運用智慧解脫情緒牽引。穩定情緒的五大方法有懺悔、轉念、慈悲、情緒轉換與觀呼吸,透過擇法覺知與善法薰習,才能真正安住身心、有效管理情緒。

論壇後,聽眾張仰興表示,收穫豐富,自己也常以誦經與轉念法調節情緒。
12345678910第1 / 20頁
追蹤我們